在POM中添加1-2%的四氟微粉(PTFE)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,它能:
極大降低摩擦系數(shù)和磨損率
提供卓越的脫模性能,改善注塑工藝性
一、PTFE微粉作用原理
顯著改善耐磨性(降低摩擦系數(shù)):
POM本身具有不錯的自潤滑性和耐磨性,但在一些高負荷、高速或干摩擦的苛刻條件下,磨損仍然較大。
PTFE是已知固體材料中摩擦系數(shù)最低的物質之一。當它以微米級顆粒均勻分散在POM基體中時,會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層非常薄且致密的潤滑膜。
這層膜極大地降低了POM零件與對磨件之間的摩擦系數(shù)和磨損量,使零件運行更順暢、噪音更小、壽命更長。
優(yōu)異的脫模效果(非粘性):
PTFE具有極低的表面能,幾乎不粘任何物質。
在注塑過程中,這些PTFE微粒會遷移到熔體表面,在制品和模具型腔之間形成一層天然的“隔離膜”。
這有效地減少了POM(本身有一定粘性)與模具金屬表面的吸附力,使頂出阻力大大降低,從而便于脫模,減少產(chǎn)品頂白、變形等缺陷,提高生產(chǎn)效率和模具壽命。
二、添加量的考量(1-2%)
您提出的1-2%的添加量是一個非常合理且常見的范圍。
1%左右:通常足以提供明顯的脫模改善和一定的耐磨性提升,性價比高,對POM原有的機械性能(如強度、剛性)影響最小。
2%左右:耐磨和減摩效果會更加顯著,脫模效果也更好。但添加量繼續(xù)增加可能會對材料的機械性能(尤其是拉伸強度和沖擊強度)產(chǎn)生輕微的負面影響,并會增加成本。
一般建議:從1.5%開始嘗試是一個穩(wěn)妥的選擇,然后根據(jù)實際產(chǎn)品的測試結果(耐磨測試、脫模觀察)進行微調(diào)。
三、加工注意事項
要實現(xiàn)最佳效果,加工工藝至關重要:
分散性是關鍵:PTFE微粉必須均勻分散在POM基體中。分散不均會導致產(chǎn)品性能不一致,局部潤滑過剩而強度下降,或局部無潤滑效果。
四、應用場景
這種POM+PTFE的組合材料廣泛應用于需要低摩擦、高耐磨和易脫模的部件,例如:
齒輪和齒條:減少磨損,運行更平穩(wěn)安靜。
軸承、軸套、滑塊:適用于無油或少油的干摩擦環(huán)境。
凸輪、連桿:
電子電器零件:如齒輪箱、連接器。
各種高要求的結構性零部件,特別是形狀復雜、深腔難脫模的產(chǎn)品。